电子邮箱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动漫产信息和研究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分析》

书     名: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分析

作     者:杨晓林 主编

出版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入手难度:容易

推荐评级:3级

 

 

这是国内第一本集中评论世界优秀动画短片的书(以往的动画评论书籍大多把焦点集中于动画长片),也是第一本关于奥斯卡动画短片奖的书(以往的奥斯卡奖相关书籍大都集中在非动画领域),从这两个角度讲,这本《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分析》是颇有意义的。

 

杨晓林老师在序中重点讲述了短片对于动画艺术来说无可取代的地位,这点我是相当认同的;但稍显遗憾的是,他并没有解释为什么选取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来作为动画短片的代表,这点我想提出一些异议——奥斯卡奖虽然是比较早就在动画领域设立了奖项,但它长时间被美国甚至是迪斯尼一家公司所垄断(这可能也是本书为什么从1978年以后的获奖影片开始分析起的原因),可以说它在美学诉求上很多时候都比较偏激,有时太追求风格、有时太迷恋内涵、有时太强调创意,不像昂西等专业动画节那样注重动画艺术与表意性的完美结合。换句话说,我觉得奥斯卡动画短片奖的获奖者有时候不能代表当年真正最佳的动画短片,比如像《钢牙小鸡兵团》这样的片子,我觉得实在不能代表动画艺术的魅力。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奥斯卡奖的确还是吸引了一些非常优秀而经典的动画短片参加竞逐。比如其获奖名单中的《植树的牧羊人》、《探戈》、《老人与海》、《蒙娜丽莎步下楼梯》等等,都是可以载入动画史册的影片。其实,真正好的影片是能引发作者真正丰富的情感的,因此你会发现越优秀的影片,它们的影评也越优秀。上述四部作品的影评在本书中就可谓佼佼者。还有一些文章从标题到内容都给我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比如《〈苍蝇〉:困虫末路》(结合导演的国别进行的分析很有启示性),《〈獾〉:睡觉才是王道》(醒目的标题加上绝佳的文笔构成了一篇精彩的影评)等等。

 

也有一些影评我觉得需要再斟酌和推敲。比如《〈摇椅〉:温情的怀旧之旅》一文,评述的是弗雷德里克·贝克1981年获奖的作品。文中提到(第27页):“弗雷德里克·贝克的动画作品以优雅和简单的造型设计,以及对时间的精确掌控见长。”其实,无论是《摇椅》还是《植树的牧羊人》,贝克的最大特点都是铅笔粉彩的细腻笔触,如果说他素描功底非常扎实我很同意,但如果说他的人物造型简单我觉得未免有些草率。此外,但凡奥斯卡获奖的动画作品,时间掌控都是相当精确的,这篇文章的作者在文中专门把“细腻流畅的动作”作为贝克对动画本质探寻中的一项,我觉得评价过低,或者说要求过低,难道奥斯卡奖级别的动画作品的优点就仅仅是动作细腻流畅么?再者,文章指出贝克的线条通常是不封闭的,然后由此感慨导演每一帧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原因是封闭的线条不适宜用电脑上色,那么请问1981年的哪部动画片是电脑上色的呢?

 

本书中的每篇文章都具有大抵相同的体例,包括:创作背景、内容介绍、角色分析、场景分析、剧作分析、音乐分析、文化分析等等,看上去比较清楚明快。这种体例来自于电影评论的某种解构范式,因为本书主编杨晓林老师是研究电影文学出身,因此他比较习惯用这种范式来对电影文本进行剖析。在这里,我觉得首先要对这种有着明确方法论的分析表示鼓励,但同时我也感到,这样的范式在分析动画短片上确实有些许局限性:比如有些作品只有在充分进行横向对比之后才能体会出其魅力所在,但是这样的范式就制约了这种横向比较——本书中只有寥寥数篇文章中有两部或者两部以上动画片的对比,像《操纵》这样的影片如果能和《从墨水瓶里跳出来》、《大闹画室》等作品进行比较,或许会更有意思;再比如,像《鸟!鸟!鸟!》这样的作品你很难非要认为它有什么深层次的文化意义,但因为体例所限作者又必须进行文化层面的探讨,于是“世界性民族大融合的浪潮中,多元文化交相辉映”这样的大帽子就被盖了上来——本书中文化分析的单元,“超现实”、“后现代”这样的词语比比皆是,然而作者又都很少具体解释为什么它是超现实的,它在哪里后现代了,因此显得有些生搬硬套。

 

最后,作为影评,除了分析作品的内涵、肯定作品的优秀之处以外,我觉得应该还有一些批判的观点。即使是奥斯卡获奖影片也不是完美的。本书或者说国内绝大部分的动画类影评都存在这样的局限性,就是只表扬、不批判,影评作为一种批评而存在的意义被略去了。比如:像《回忆积木小屋》这样的作品,我觉得如果能采用抖动边缘线的风格制作,效果可能会更好,因为包括《每个孩子》在内的大量的作品已经证明,抖动的边缘线能有助于让观众产生一种怀旧感,而《回忆积木小屋》恰恰是以怀旧为主题的。

 

总之,影评这个东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这本书作为解读动画短片的一本初始的、学术性的读物还是很合适的。读者可以借助本书的一些观点,寻找和体味动画短片带给人的一些非凡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