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男主人公阿娟剪掉长发,从一个病猫模样变成一个硬朗男儿模样,再举起那仿佛本就等待着热情与奔放能量注入的红色狮头,以一种灵动而洒脱的动作舞动起来的时候,我感觉这或许就是男儿最浪漫而动人的画面了。
舞狮是写给中国男儿的一封情书。它的寄信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的收件人是每个热衷于舞狮的男生。动画电影《雄狮少年》为这封情书提供了又一次全新的寄送服务。相信这次寄送,会收到数以百千万计的新收件人的反馈。
电影一开始刻意把男主人公设计成一个“病猫”的样态,很容易让观众联想起中国其实就曾经被称为“东亚病夫”。中华民族是靠着英勇无畏、百折不挠、敢于牺牲甚至是向死而生的精神与意志才建立起新的国家,新的幸福生活。一颗颗小小的狮头,一次次内心的跃动,一声声呐喊与咆哮,一次次挑战自我、勇攀高峰的舞动,不正是这种精神与意志的微妙写照吗?
所以,影片最大的现实价值就是,唤醒中国男儿身上所应具有的雄狮精神。绝不要娘娘腔,也不美“小鲜肉”,要就要如雄狮般倾尽所有、挑战绝顶、绽放生命的真男人。什么是真正的美,阿娟最后那忘我的一跃才是。
影片最巧妙的一个设置就是,男主人公最后的挑战并非是要击败其他的舞狮对手,而是挑战他自己的勇气、力量、极限。当阿娟用受伤的脚猛地踩地,高高跃起的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呼吸仿佛停滞了,世界仿佛定格了。这是一种久违的共鸣般的感受。
传统文化这一次终于不是以充满打打杀杀的神话世界的方式出现了,而是以充满生活化的现实世界的方式出现。这是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的一个重要的题材突破,让我们意识到,现实题材也能编写好的故事,也能感动人心,也能创造巨大的市场价值。
从传统文化+神话,到传统文化+现实,这种突破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吸引观众的从传统文化的外壳变为了其真正的内核。不再是靠神话元宇宙的瑰丽奇幻以及战斗大场面的华丽绚烂吸引人,而是靠舞狮所代表的真谛、舞狮文化传承的精神去感染观众。不再是执着于塑造那种“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脱离生活束约的叛逆个性,而是着力打造可见、可触摸、接地气的现实情感。当观众通过影片感觉到舞狮之人不一定像敖丙那样长得酷帅,但是他们舞起狮来真的很酷帅的时候,这封情书所引发的爱意才算真的切中了要害。
当然,现实题材的动画并不是那么好做的。我们虽然要肯定《雄狮少年》所做的突破性质的努力,但也要看到因为此前我们没有在这类影片的创作中有很多积累,而使得这部影片闯入了一些误区,走了一点弯路,少了一点精彩,进行了一点简化。
比如影片希望塑造出一种现实的残酷感。阿娟想要学习舞狮却遇到了霸凌与抢劫,阿娟送外卖赚钱却遇到各种刁难。阿娟的父亲为了家庭在外当农民工,但片中很多台词对农民工这个群体都体现出某种歧视感。作为未成年人,阿娟甚至要外出打工养家,还有工地竟然收留他这样的“童工”,他甚至都不能睡在床上,只能睡在别人床下的地板上——影片中叫“下下铺”。我看电影时就在想,这真的是我们这个社会么?
我们的社会里究竟会不会有影片所描写的这些现实呢?可能是有。但我们的社会是不是只有这些残酷的现实,或者说这样的残酷现实是不是占据主流呢?肯定不是。影片只是片面强调了现实中的残酷感,而没有表现现实中更多可能的爱心与帮助,这是一种现实的失真。
阿娟想成为舞狮少年,这是他的梦想,我们的社会应该是能积极创造让他实现梦想的机会,最终能否实现梦想就要看他个人的天赋与努力了。他遇到的困难应该是,不敢做动作,找不到伙伴,找不到老师,掌握不到真谛,对手很强大等等这类。我们的社会不应该成为他实现梦想的阻力,他遇到的困难不应该是,遭到霸凌和打压,受到冷眼与歧视,为了生计得去赚钱导致没有时间、精力做想做的事。所以影片进入的一个误区就是,用阿娟、咸鱼强等极少数个人的正能量去抵消一种社会化的负能量,正确的应当是反过来,用社会化的正能量去抵消极少数个人的负能量。
走了一点弯路是指,阿娟的家庭遭遇与他能成为舞狮能手没有直接关系。影片大量描写阿娟的家庭,有点去本求末之感。阿娟师父咸鱼强的遭遇才是与其舞狮直接相关的内容。比如咸鱼强为什么后来不舞狮了,遭受了什么伤病,产生了怎样的心理阴影,遇到阿娟以后又是怎样找回舞狮的梦想的。影片应该更着笔墨去描写这些有助于体现舞狮真谛、舞狮文化、舞狮价值的内容。
如果想要避免这一弯路,我以为阿娟的父亲与他的师父,这两个角色是可以合二为一的。阿娟后面回想起父亲小时候带他看舞狮时的鼓励,这是他舞狮梦想的起点。他的父亲完全就可以是以前以为一位了不起的舞狮人,后来因为某种原因不再舞狮了。由父亲充当师父的角色,子承父业,天经地义,实在没有必要再另找一个师父。
少了一点精彩是指,现实题材的动画作品不同于现实题材的真人影视剧,要纯粹的现实。动画一定是以想象力为特色的一种艺术,哪怕写的是现实,也要用想象的修辞方式加以表达。比如宫崎骏在《起风了》里面对战斗机的想象性描写,《中华小当家》对食客们吃到美食后幸福感受的想象性描写等等。国产动画电影《江南》,虽然以解放前的民族重工业为题材,但一开始也有男主人公在梦境中驾着自己制造的飞机去战斗的想象性描写。
阿娟与舞狮的接触一定不只是在现实中,一定也发生在他的想象世界里。比如在梦里,在他想要放弃的时候等等。在想象世界里,小小的狮头就能化身成为卡通的雄狮,跟阿娟做更亲密的交流。观众看到这样的想象性描写,可以会心一悦,宁愿相信其为真。这种拟人化和活化的舞狮,也十分有助于让舞狮真正在观众心中扎根,产生持续互动的欲望。
其实,这部影片有一张色彩丰富、相当惹眼的海报。在海报上,舞狮变得很大,三个少年站在狮头上眺望前方。开个玩笑说,我觉得这张海报上蕴含的象力似乎比凝聚在整部影片的想象力都要更丰富。这个海报的意象甚至可以直接用在作品中,变成一段充满想象力的情节。
特别想提示的是,舞狮的狮头不应是死物,而应是有灵魂的,用动画可以拟人化、创造性的表现。如果影片能把现实题材与动画的想象力结合好,就能增加那一点精彩。而这点新的精彩,可能就是舞狮的点睛之笔了。
影片在人物造型上的不美型化,其实是现实感的一部分。这符合影片想要表达的主题,每个普通的人都能成为自己的舞狮者。只要心中还有那份跃动,就可以不断舞动狮头,挑战自我。
但是影片在人物成长上做了简化处理。三个从来没有舞狮过的少年所组成的团队,竟然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就成为了地方冠军,击败了众多长期训练甚至专业训练的舞狮队伍,这有点不可思议,也有点经不起推敲。因为舞狮,毕竟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传承是要经过岁月磨砺的,不是简简单单就能成功的。类似于杂技,需要多年的童子功积累,获得成绩恐怕不是一朝一夕的。阿娟是普通人,既不是生于舞狮世家,也没有天赋异禀的能力,只靠梦想支撑就可以跨越其他人日积月累的苦功,影片似乎没有为此找到一个令人信服的缘由。
影片中描写的阿娟师父咸鱼强,是一个很出彩的配角,有着自己的故事线和情感线。师母与师父的感情虽然笔墨不多,但是做到了可笑可泪,为影片增加了不少情感含量。
另一个可圈可点之处就是,原先阿娟的对手最后因为阿娟的挑战自我而肯定了他,并且很多竞争者一同为阿娟助威的场面令人感动。这种感动来自于,它让舞狮这项运动的意义超越了竞争的争名夺利本身,真正让大家从事舞狮运动的不是冠军头衔,而是舞狮带给人的精神力量。阿娟身上体现出的这种精神的传承,让在场所有人都体会到了,也让观众体会到了。
但是相对的,影片其他配角相对流于平淡,甚至包括和阿娟组合的两个少年,人物弧线不太清晰,前后变化不甚明显。总的来看,影片在人物情感上虽有亮点处理,但还是延续了国产动画一贯的特点,就是武戏强于文戏。
最后,影片的音乐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这是一部典型的由精彩的音乐烘托起全片氛围的作品。影片如果成功,音乐应该记功一半。因为片中主要描写的是南方舞狮,特别是广州的舞狮,影片不少歌曲选择用粤语演唱,更是增加了厚重的地域特色,让作品声画融合,意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