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长安三万里》的上映,我对这部有着堪称国产动画电影最浪漫名称的影片的期待也画上了句点。这场期待终究没有变成一次浪漫的旅程。让人不禁想起李商隐在《落花》中的一句诗“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一切到头来,原是一场空,只落得湿袖沾衣。
不知从何时起,中国年轻人对李白的印象已经变成了拿着酒葫芦的一个帅气少年。《王者荣耀》虽然重构了很多古代人物的形象,但未尝不是一种新时代的造梦。这种造梦,游戏里敢做,动画里却显得畏手畏脚。
《长安三万里》建立在唐朝文化背景基础上,意图以印刻在中国人精神世界中的唐诗为切入口,这本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可没想到,影片竟然真的去写唐朝的安史之乱,去写这些诗人是如何的不得志,去写官场、战争和现实。这就使得本应成为每个中国观众抬腿可迈的文化入口,一下子变成了高不可攀的文化门槛。
很多观众边看影片边拿起手机在查历史典故,安史之乱是什么,高适是何许人也。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长安三万里》在西安大唐不夜城首映的7月2日,百度上对高适的搜索比前一天多出了12倍,对李白和安史之乱的搜索也多了2倍多。
这些多出来的搜索是出于迷惑不解还是兴趣使然,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诗词跟大家相关,但是安史之乱这些历史真的让观众感觉无关。人们出于体验相关走进电影院,却看了一个与自己无太大关系的故事,难免会有“所得是沾衣”的感觉吧。
或许《长安三万里》的创作本意是,通过写史增加影片的现实属性,从而刻画出一个个有历史感的饱满的诗人形象,再通过他们个人性情与时局之间的必然矛盾,体现现实的残酷,而这种残酷现实是一首首流传千古的诗句的完美底衬。同时,即使是这样残酷的现实,也仍存有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听上去真挺深刻的。但是影片真地表达好这些东西了吗?历史时局写得让人看懂了吗,诗人群像人物众多但哪怕是李白做到让观众信服了吗,一首首诗歌都让观众感受到创作时的独到心境以及字句中那含蓄的意境了吗,高适和李白之间的情感真的让你感动了吗?影片表面上什么都写了,但什么都没有写到位。也不能怪影片,既要写史,又要写人,最终还要写情,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动画电影这种文化产品形态,不太适合表现人物传记性的故事,它更适合表达人生中的一个阶段、一个剖面,而不是人生的整体。所以,作品与其去展现李白的一生,从青年的才华初显,到中年的搅动风云,再到晚年的求道而不得,还不如去描写李白最辉煌的一个阶段、一首诗。
影片中最让我感动的一首诗恰恰是最简单的《静夜思》,他对父亲的思念结合酒杯中的一轮明月,让人思绪万千。这种共感非常强烈,而且每个人都能产生。我甚至觉得,一部电影如果能把一首《静夜思》的情愫始末写好已经非常不错了。
相反,作为全片最重头戏的《将进酒》,虽然用了特有的动画想象性语言,堪比诗经中比兴的修辞,却因为它所包含的情感太多太复杂,反而无法让我产生太多共感。因为这种情感是短短一部动画电影很难铺陈清楚的。
事实上,影片中大量的诗词描写,很少有主人公在某个情境下即时而作的,基本都是复吟此前的诗作,因此也就很难准确表达当时做这首诗时的情感。而这种情感才是让观众理解诗词最重要的东西。
说说高适与李白的兄弟情吧。他们确有君子之交淡如水,但却又义薄云天之感。但仔细想想,两人之间除了相扑和那个“否”字以外,没什么让人记得住的互动。十年一见的人生,犹如流水一般匆匆而过。汪伦送李白方且获得了李白的一首“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高适与李白的莫逆相交最后如果没有落脚到一首感怀情谊的诗词上,不免让人觉得不够味、不到位。
再说说影片中的诗人群像吧。文人墨客本就是最难伺候的,天下哪有那么多报国的坑位,这使得他们很容易郁郁不得志。影片中这些所谓的才子佳人们动辄躲在酒楼里舞文弄墨、挥金如土的样子,不能说是可爱可敬的。当世英才们为国报效的初心是有的,但除了高适,坚持下来的能有多少,要么被政治所利用,要么被时局所淹没,再要么就是看破红尘出世了。这样的长安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片尾那一首首长安的诗句听着让人激动,但如果对应这些诗人的结局,或许就不那么美好了。影片没有解决初心与现实矛盾的问题,或者说没有为这个必然存在的问题给出一个让人信服、启发当下的解读。
我最喜欢的是少年杜甫的形象。一个活泼可爱的豁牙子小孩,成为了影片中最灵动的存在。他有才气,但没有那么功利。他是影片对接儿童群体唯一的入口。事实上,我觉得影片不适合儿童观看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样的入口太少。可当我想到这样可爱的杜甫最终也成为了时局中人的时候,不免唏嘘而叹。
因此,既然做的是动画,难倒不应该给李白、杜甫、高适们一个动画的世界吗,一个脱离了唐朝时局的世界,一个让他们能实现梦想的世界。以诗人为主人公的故事,本应充满中国式的浪漫,却展现了中国式的残酷。那么多动人的诗句,只有《将进酒》配合了动画的想象,其他仅靠配音诵读来表现。与其这样,为什么还非要拍动画片呢,真人出演岂不更合适。
不过《长安三万里》还是代表了中国动画电影人一个探索传统文化表达的方向。所以尽管“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但我依然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